为回应大学生群体对亲密关系建设的迫切需求,5月29日,学院联合学校心理中心开展《爱的艺术:如何在恋爱中沟通与吸引》专题讲座,特邀心理中心专职教师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欣奕担任主讲。活动聚焦当代青年情感痛点,通过理论解析与实操指导,助力学子建立科学恋爱观,实现情感能力与自我成长的双向提升。
讲座以破解恋爱沟通困境为切入点,李欣奕老师创新提出“表达—倾听—非语言信号—情绪管理”四维沟通模型。通过情景模拟与案例解析,她示范了“我”语句表达法(如“我感到……当……因为……”)在化解冲突中的应用,并传授积极倾听三步法:专注观察、共情反馈、澄清确认。现场互动环节,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“指责抱怨→客观陈述”“冷暴力→情绪暂停”的沟通转变,深刻理解“四不原则”(不指责、不打断、不翻旧账、不冷暴力)对关系维护的核心价值。
在亲密关系构建维度,李欣奕老师立足斯腾伯格“爱情三角理论”,解析亲密、激情、承诺的动态平衡,引导听众绘制个人“爱情地图”,反思自身情感需求与关系模式。结合社会心理学爱情四阶段理论(浪漫期、权力争夺期、稳定期、承诺期),她揭示从激情共存到深度共生的成长轨迹,并提出“四大关系准则”:以尊重为前提的边界意识、以信任为基石的坦诚交流、以成长为导向的共同规划、以独立为保障的自我完善。
“爱情的本质是两个完整个体的深度联结,既需要拥抱的勇气,更需保持独立的底气。”李欣奕老师的总结引发共鸣。这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温度的讲座,不仅为大学生提供情感沟通的“方法论工具箱”,更推动其完成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升级——从“试错式探索”转向“成长型经营”。参训学生反馈,讲座帮助他们在情感需求与自我实现间建立平衡支点,为迈向成熟恋爱关系奠定心理基础。
学院将持续关注学生情感健康发展,未来将推出“亲密关系工作坊”“心理情景剧大赛”等系列活动,构建全方位情感教育支持体系,护航青年学子在爱与被爱中实现人格完善。